兴淮养鹅专业合作社
转:2019年8月12日 河南日报农村版04版脱贫攻坚
本报讯(记者尹小剑见习记者李振阳通讯员赵丽华刘伟峰)“鹅全身是宝,市场前景好。”8月5日,淮滨县栏杆办事处养鹅能手郭西亮正在给鹅喂草料,脸上满满的笑容,“去年我赚了7万元,今年我已经赚了13万元了。”
将郭西亮引上路的是该县兴淮养鹅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中学。王中学,51岁,却已有近30年养殖经验。早些年,在淮滨县马集乡有一个占地50亩的养殖场,效益不错。2017年,出于扩大规模和产业扶贫的需要,王中学在台头乡租了320亩地,建起了6栋鹅舍、4个育雏棚。
“合作社现在育有狮头鹅和皖西大白鹅,共2.2万只,其中商品鹅8000只,种鹅1.4万只。”王中学告诉记者,合作社每月可收获鹅蛋30万~40万枚,时间从12月持续到第二年5月。
王中学计划将鹅蛋孵化成鹅苗售卖,因此购买全自动孵化机20台,可最多提供年孵化鹅苗100万只。“孵化后的白鹅15元左右,狮头鹅35元。不少外地养殖场和合作社都到我这里购买。”王中学说。
随着合作社的发展,带贫效果日渐显现。60多岁的王友学因病致贫,在合作社帮忙上料、清粪后,月收入3000元。像王学友这样务工脱贫的,合作社还有11人。
除了务工之外,70岁的贫困户黄铜轩则选择寄养模式增收,一只鹅给合作社25元,总共寄养300只,赚钱五五分成,市场不好时则由合作社补贴。由于稳赚不赔,吸引了该乡贫困户贺店17户、胡寨18户、王庄15户参与进来。 像王中学这样的养鹅大户,淮滨县已有近40家,同时还有两个大型孵化基地,年产值近1500万元。
2019年8月12日 10:00